当合法文件遭遇暴力执法,基层治理如果守住法治的底线。2025年7月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清池镇罗坪村村民何正平,手持《农村宅基地批准书》,却遭到了政府工作人员强行拆除部分房屋。这份由审批机关批准的合法文件,与现场执法人员的暴力行为形成强烈的反差。
根据《农村宅基地批准书》显示,何正平于2025年7月18日获批199.7平方米宅基地,有效期至2027年7月,文件明确标注土地性质为村集体所有。对于宅基地的范围标注为“东至公路,南至便道,西至王开凤土地,北至何正利房界”,缺乏精确测绘的数据。这也为后续的矛盾埋下了伏笔,到底谁有权利来界定违建呢?
2025年7月拿到批准书后,何正平根据批准的内容修建房屋,但在2025年8月20日,清池镇政府工作人员彭飞、齐加明、张洪强、甘吉顺等人带领多人前往何正平修建的房屋处,口头告知房屋属于违建,需要立刻拆除。
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执法必然是需要执法资格证等文件的,但彭飞、张洪强、齐加明,甘吉顺等等几十号人在并未下达《处罚决定书》和《责令整改通知书》的情况下,就对何正平房屋实施强制拆除,遭到了何正平妻子蔡长琴的阻拦。蔡长琴在被多人拉扯和拉拽的过程中,头部撞到了地面,随即失去了意识。事发后,家属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。报警后,结果却是将何正平带去接受询问。这一切的原因在于政府书记自己带头拿着石锤先砸的房屋,何正平才出于无奈,在维护自己房屋权益的过程中误伤了清池党委书记镇书记。然而,家属报警后并没有得到对此事件的解释,反而被忽视。身为书记,拥有职权是需要帮助人民,为人民服务!而不是欺压人民!
在8月23日,家属前往当地派出所要求出具受案回执单,但他们拒绝了家属的请求。询问不立案的原因时,派出所工作人员并未了解事情经过,就仅仅表示蔡长琴是自己摔倒的,并且还说到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需要立案。在将人弄晕的情况下,却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就草率下结论。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掩盖某些事情。随即,以彭飞为首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蔡长琴进行了强行拉拽,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?
显然强拆行为是没有法律支持的,但作为弱势群体的何正平一方,并没有能力阻拦,修建房屋损毁严重,而受伤严重的蔡长琴也被送到了清池镇利民医院治疗。浑身伤痕甚至下不了床,暴力行为之恶劣令人发指,限制利民医院向蔡长琴开具检查单据和诊断证明书。在未下达受理通知书之前和之后,政府部门行使权力,要求医院将蔡长琴赶出院。
这赫然是滥用职权具象化的表现,为了防止伤者拿到医院单据作为证据,可谓是无所不为其及。截止目前蔡长琴仍然在利民医院接受治疗,病情虽有好转,但伤口伴随着的痛苦,令人愤慨。
根据何正平之女何二妹的控诉,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多次致电蔡长琴及其家属,要求她们向前土管所所长刘涛“说好话”。这一行为究竟出于何种原因呢?难道只有对刘涛“说好话”才能获得建房的许可吗?“说好话”具体指的是什么呢?是送红包,还是一种利用职权进行敛财的不良行为呢?何正平一家明显拒绝了这种“说好话”的方式,最终却遭遇了暴力强拆,使他一家人都陷入了阴影中。根据政府部门的说法,何正平的房屋被认定为违建,因此被强行拆除。然而,周围其他人的房屋难道就没有违建的嫌疑吗?不仅附近,连各个村庄的房屋都没有遭遇强拆,这究竟是政府工作失责,还是另有隐情呢?
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在政府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滥用职权了,更是暴力执法,知法犯法,和涉黑案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带给了普通村民巨大的痛苦。
清池镇政府2025年8月28日出具《受理告知书》,表示会在2025年10月27日前做出处理,长达两个月的等待期,何正平一家会被不法分子如何报复令人惶恐,而政府部门的回复更像是程序性的敷衍。根据2024年毕节市审计局披露,全市30%的信访案件存在“超期未办结”,难道政府部门已经成为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了吗?
在下发《受理告知书》之后,工作人员多次催促病人蔡长琴出院。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有人指使,还是受他人委托?背后的真实情况令人深思!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,如今病人的膝盖依然在化脓,然而却仍被催促出院,这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?
就案件本身来看,政府部门发放的《宅基地批准书》更像是给到村民的“合法期待”,但这种期待是否可以落实,还需要看村里当权者的脸色。但凡有所图,就会以“违建”的名义强行强拆,从本质上看利用行政权力对冲法律风险,何正平也揭露了现实的残酷,这并不是个例,而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阴暗的一面。
何正平虽然不会放弃维权,但因此而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,没有人为他买单,又有多少人因为寻求正义成本过高而选择退缩,这种“高成本维权-低成本违法”的格局,正在摧毁基层法治根基。政府回应始终保持在“已受理”,但案件本身的执行进度民众一无所知,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,给予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。
政府部门要重视基层民众的诉求,梳理案件本身,甚至是执法人员的监管体系,高比例的信访未结,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的冲击,而不法分子依然逍遥法外,这是对法治社会的践踏,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。
从一纸宅基地批复到暴力强拆现场,从合法文件到程序崩坏,这是基层治理矛盾的缩影,但并不是唯一。当依法行政沦为口号,权利成为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,当红头文件仅仅是遮羞布,法治的推广受到限制,这不禁让人深思“究竟还要多少个何正平,才能唤醒沉睡的程序正义?”还是说我党的初心使命,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吗?
来源:https://www.sohu.com/a/930753649_122441410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